根据系统建设目标、任务要求,以及结合系统开发实际,我们将省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信息采集层、信息接收与预处理层、系统数据层、系统应用层及系统表现五个层次。
1.信息采集层
信息采集层主要由多台水利数码通及相应的通信通道构成。通信通道包括中国移动的GSM(GPRS)网络及有固定互联网IP地址的服务器。
2.多线程信息接收服务层
能同时接收和处理多台无线终端设备传来的各种文字、图片、数据等信息,并自动存储到系统后台目录或数据库,便于其他应用系统调用;此外还要求能对接收到的实时信息进行校验、重传、纠正等各类数据预处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3.系统数据层
系统数据层又称数据库信息逻辑结构层,由综合数据库组成。系统数据层主要用于存储系统应用层共用的数据,实现对信息的安全、可靠、快速分类存贮和分类管理,为整个系统提供完整、强大的数据支持。数据层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基石,为系统应用层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4.系统应用层
系统应用层亦称为中间连接层,是连接表现层和数据层之间的桥梁,也是系统的核心,它提供系统所需的各种信息接收、处理、分析、查询和管理等功能,独立完成系统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多种信息需求和分析、处理功能,为系统决策提供支持。
5.系统表现层
系统表现层亦称系统用户界面层或人机接口层,是系统使用者与应用软件之间的人机接口,其功能是建立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控制应用层各子系统的协调运行、运行控制参数的输入和运行结果的表达显示等。系统用户界面设计要求如下:
1)尽量采用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技术,以便形象、直观地表达信息;
2)利用GIS中的电子地图作为背景,实现系统的分布式表达和查询;
3)系统操作要简洁、方便、快捷,层次不宜过多;
4)采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信息综合表达效果。
水土保持网为水土保持处对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发布服务的平台,将包括澳门威斯尼斯人wns666、机构职能、水保新闻、水保方案、水保公布、专项行动、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地方动态、资质管理、政策法规、标准规范、重要文件、网上申报、监督举报、监督检查、水保监测、水保治理、三区划分、水土流失现状、地方站点、图像影视专栏、网站后台维护等模块。外网公众服务平台起到政务公开的作用,接受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

网站界面
水土保持管理信息模块集成全球定位(GPS)、无线传输数据(GPRS/3G)、数码摄像(DC)、手写输入等技术,提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信息的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手段。该模块可为各级水土保持工作部门源源不断地提供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存在问题等实时定位图片和文字信息。通过水土保持管理信息模块,水土保持工作管理部门可以连续不断地、直观地掌握项目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变化动态,对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在地理上,省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所覆盖的范围为全省在建项目。模块包括系统服务监管中心的建设和若干个移动监测站点(水利数码通)。
